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国动力锂电池形势大好——企业纷纷转技术路线

  贵州智能电网产业联盟   2019-01-26 次浏览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产量达81万辆,同比增长56.21%。按照2020年200万辆的产销目标,未来3年复合增速预计35.16%。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63%,按照2020年国内产销占比60%测算,未来3年全球新汽车的复合增速预计将达到40%。仅从动力电池领域来看,预计2020年国内/全球的锂电池需求量可达112/224GWh,对应1118/2236亿元的市场规模。长期来看,随着产业步入稳定发展期,新能源乘用车的低渗透率下,将带来大量的替换空间。


2016-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空间及增长情况(亿元)


动力电池资本热潮

2016-2017年是国内动力电池建设热潮,而在2015年间,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高,原材料成本还未大幅上涨,动力电池毛利率普遍超过30%,在高毛利、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下,锂电行业吸引了包括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原数码锂电企业等多家新进入者。


从今年上半年锂电行业的收并购交易方来看,产业链的整体布局特征尤为明显,并且呈现加码上游理矿、钴等原材料等上游环节的趋势。并购及融资对象为碳酸锂、镍、钴、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的交易案有15宗。


此外,跨界布局依旧是其中的一大类型。其中2月份,从事电缆业务的中利集团拟以100亿元收购位居动力电池行业前例的比克动力,此外,5月18日,热交换器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八菱科技拟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持有宇量电池20%-30%的股权。据悉,此类跨界布局的企业其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收购切入新能源领域,为公司增添新的发展引擎。


即便此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跨界布局锂电行业实现股价及业绩的上涨,但仍要注意到的是,进入2018年,在补贴退坡,以及行业形成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巨头领衔的局势越发明显下,作为后来者的企业或者资本似乎更需要谨慎。


在补贴大幅下滑、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主机厂压价、产能大幅扩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之下,当前锂电企业普遍面临着净利和毛利率下滑、资金链紧张、账期延长等压力。因而当前这类兼并购,其实面临着标的估值暴增、优质标的稀缺、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赌失败概率高等投资风险和压力。


行业洗牌压力加剧

虽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资本已经在“用脚”站队,但在行业分化极为明显且强者恒强的大环境下,二三线企业的生存压力也确确实实存在。


此外,在整体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扩产主体趋向于规模企业及新进入者。


在行业面临市场分化加剧压力下,对于市占率方面不占优优势的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或将成为其突围而出的法宝。


锂电产业短期内有两波洗牌浪潮,目前是第一波,表现是市场份额的变化,三四年之后会有第二波,表现在技术革新方面,未来资金不是追逐规模就是追逐技术。在他看来,追逐技术的资金会更多一些。


从去年开始,锂电行业企业纷纷转向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以外,越来越多企业也纷纷进入燃料电池、固态电池、方形包电池等新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广州市绿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均由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的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如发现内容或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yeah_w@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