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百亿市场待发掘 动力电池回收如何破局?

  本站   2019-02-21 次浏览

“2018年即将成为动力电池报废元年”的观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基于此,相关部门积极提出解决的政策和措施,力图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逐渐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一场有关国计民生的“地球保卫战”已见硝烟。

4月2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深圳市开展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监管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该方案自6月1日实施,对厂家不愿提及的动力电池监管、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责任的落实,实现全程监管,旨在建立起完善的动力电池监管回收体系。

其实早在1月26日,七部委已经联合引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但新办法于8月1日才施行。因此,此次深圳印发的方案,是首个落地的、具有执行意义的方案。方案的价值在于,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明确,对全国范围内动力电池的回收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自2018年以来,有关动力电池回收就成为了行业内热议的话题,“2018年即将成为动力电池报废元年”的观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妥善地提出了解决的政策和措施,力图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逐渐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一场有关国计民生的“地球保卫战”已见硝烟。

相关机构预计,2018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扩至50亿元规模,到2020年达到近70亿元,而随着回收技术的提升与产业市场的繁荣,到2022年整体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200亿元之间。市场规模扩张,政策利好不断,多家企业也已经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积极布局,谋求先发优势。

退役潮将至 企业纷纷布局

自2011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始公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这一年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始销售的年份。2014年新能源销量同比上年增长342%,因此国内公认2014年为新能源汽车的元年。按照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首批应用的动力电池应用时间已有八年之多,已开始进入报废期。

(注: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截至2017 年底,我国累计推广新能源车180 多万辆,装配动力电池约87GW。2018 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 2022 年累计超过4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0%。业内人士表示,“由于2011年至2016年新能源客车以磷酸铁锂为主,短期内退役动力电池会以磷酸铁锂居多”。

短期内退役电池以磷酸铁锂为主

华东理工大学蓝闽波博士表示,按照车载动力使用标准,当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下降到额定容量的80%后就不宜继续使用。但如果锂离子电池直接淘汰,一方面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如回收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新的二次污染。开展电池梯次利是电动车产业规模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课题。

目前,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有两种模式:梯次利用和拆解之后回收再利用。梯次利用是将续电能力低于80%的电池进行其他行业再次利用,如储存风力发电、通讯基站供电等;拆解回收就是将电池中的稀有金属进行回收,作为新电池加工的原料,但目前动力电池拆解回收还未形成产业,并且难度极大。

其中储能方面,中国铁塔成为了梯次利用的试点企业,坐拥近200万铁塔且急需大量备电电池的中国铁塔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拆解回收方面,则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整车及电池厂商;以格林美、天奇股份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机构;以华友钴业、厦门钨业等为代表的材料供应商为主。

自2015年10月起,中国铁塔已在福建、广东、河南、黑龙江、山东、上海、四川、浙江、天津9个省份,共计建设了57个电池回收试验站点;去年11月份,中国铁塔在线商务平台发布消息称,将面向社会全面拓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渠道,并大量采购电动车退役动力电池及B品动力电池。

今年1月4日,中国铁塔在北京与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桑顿新能源、国轩高科、沃特玛等16家新能源企业,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签约仪式。数据显示,中国铁塔目前备电需要电池约4400万kWh,这也意味着中国铁塔将成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大户。

中国铁塔有望成为梯次利用大户

此外,相关上市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电池回收。3月22日,上汽集团与CATL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探讨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上汽称,两家龙头企业将携手并进,充分利用各自在新能源研发、制造、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合力推动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3月10日,蓄电池生产厂商骆驼股份公告称,预计总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产业园,目标形成年回收处理约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能力及相应的正极材料生产能力。骆驼股份依托铅酸电池遍布全国29个省的售后与回收网点,并与各大主机厂深入合作,保障动力电池回收渠道。

更早些时候,厦门钨业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赣州豪鹏进行增资扩股。厦门钨业称,本次增资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电池回收产业,同时保障公司材料发展对钴、镍金属的需求;天奇股份通过受让金泰阁钴业98%股权,并表示此次投资看中其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方面行业地位等。

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将达6.39万吨,同比增长130%;到2020年回收量将达24.8万吨,形成百亿级规模产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2015年,动力电池淘汰应集中在2019年或2020年,所以企业现在开始布局,抢占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业内人士分析道。

价值、规模、标准桎梏行业发展

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中,梯次利用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截至目前也仅有中国铁塔明确表示将回收电池用作储能,从而实现梯次利用。而其他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多数为资源回收,即拆解钴、锰等金属材料进行再利用,从事梯次利用的较少,而这与近两年来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上涨不无关系。

整个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中,正极材料产值增幅最大,在电解钴价格大幅上涨100%的影响下同比增长超过62%,而碳酸锂的价格涨幅也超过30%,使正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与此同时,由于动力电池价格因补贴退坡等因素不断的下降,使得相关电池企业处于增量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广州市绿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均由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的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如发现内容或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yeah_w@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