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实现点燃式发动机45%热效率的发动机技术
焉知新能源汽车 2020-06-06 次浏览
编者按: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世界各国也出台了愈来愈严格的油耗法规,因此,如何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成为内燃机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丰田在优化发动机设计方面做出了许多优秀的工作。在这篇文章中,丰田公司的研究人员向我们展示了提升汽油机热效率至45%的技术手段。其中,长行程结构、高滚流气道、高能点火系统、冷却EGR以及均质稀薄燃烧技术,或强化燃烧,或降低传热,或抑制爆震,均对提升发动机热效率起到作用。此外,作者还研究了高RON汽油以及不同增压器等对发动机热效率的影响。
本文译自:
"Engine technologies for achieving 45% thermal efficiency of SIengine"
文章来源:
SAE International
原作者:
Koichi Nakata, Shinichiro Nogawa, Daishi Takahashi, YasushiYoshihara, et al.
doi:10.4271/2015-01-1896
摘要:为适应社会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提出的要求,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于改善发动机热效率的具体技术,当前已发展出阿特金森循环,冷却EGR(废气再循环),以及低摩擦技术[1,2,3,4]。作为结果,现今发动机的最大热效率已接近40%。然而,考虑到未来需要更高的发动机热效率以满足更严格的社会要求,本文研究了具有高滚流的长行程设计的新的L4原型机,以阐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关于燃烧,研究了带有冷却EGR的稀薄增压概念。结果表明,发动机的热效率可达到45%以上。本文描述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方法和未来前景。
1
引言
2
热效率的提升
3
发动机试验
众所周知,低的S/V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本文对长行程的发动机设计进行了研究。为了证明长行程设计在减少传热损失上的效果,对不同行程长度和不同内径的单缸发动机以及已上市销售的发动机进行了研究。所有发动机的压缩比统一为13:1。图3中的黑点表示单缸机的行程长度和内径,而白点代表已上市的发动机。最大行程缸径比限制在1.5左右,这是因为在发动机转速和阀门通径的限制下,发动机输出功率在超过1.5的行程缸径比时会降低。
图3 单缸发动机的内径和行程
4
试验结果和讨论
图6展示了对图3中的单缸机及产品发动机的试验结果。纵轴表示IMEP(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相对于S/V比的改善率,其基准点为内径75mm、行程长为84.7mm的发动机。研究表明,当行程长度变化时,低的S/V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由于长行程发动机设计被证实有减少传热损失的潜力,因此长行程概念被应用到表1所示的原型机中。
图17 燃烧压力分析结果
5
结论
-
长行程发动机对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有两点贡献。一点是减少了传热损失,这是因为在燃烧室中可以减小S/V比(比表面积)。另一点是通过结合高滚流气道促进燃烧,增强了燃烧室内的气流流量和湍流。除了高流量和高湍流的影响,具有高放电电流和长放电时间的点火系统也有助于在强气流场内扩大燃烧极限。 -
扩大燃烧极限在带有冷却EGR的稀薄燃烧的利用中具有可预期的良效。一种效果是可实现有助于减少传热损失的低温燃烧。第二种效果是可以减轻爆震。 -
在均质稀燃概念下,扩大燃烧极限也会带来NOx排放的降低。NOx的排放水平降至过往发动机的十分之一。 -
在91RON汽油的情况下,带有电驱动增压器的发动机最大热效率可达45.7%。把电驱动增压器替换为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最大热效率降至43.9%。原因在于涡轮增压器的总效率相对较低,为45%。当涡轮增压器的总效率提升后,发动机最大热效率预计可达45%以上。在100RON汽油的情况下,发动机最大热效率为45.9%,与91RON汽油的情况下相近。这是因为发动机的工作要保持最大缸内压力小于发动机设计的允许值。通过改进发动机设计,发动机最大热效率预计可达到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