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及火灾特性研究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09-04 次浏览
摘 要 本工作以电动乘用车软包三元(NCM)动力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度电压数据采集及高速摄像的方法,在开放空间下开展了加热和过充触发条件下的电池热失控实验,研究了电池热失控、爆喷及火灾过程中温度电压的变化规律、爆喷及火灾特性。结果表明,加热触发条件下,起主导的副反应是正极与电解液,产生的大量氧气和碳氢化合物可燃气体,导致电池从鼓胀到爆喷仅用了0.5 s,且直接出现喷射火,位置在靠近极耳的铝膜处;过充触发条件下,起主导的副反应是负极与电解液产生的大量碳氢化合物可燃气体,故在极耳处持续爆喷电解液的固液气混合物一段时间后,才被点燃形成喷射火。两种条件下的电池燃烧持续时间均未超过50 s,爆喷过程中温度最高约为700 ℃,燃烧残余物温度不低于500 ℃,爆喷前电压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根据与以往学者的实验数据比对,NCM电池系列中,安全性由高到低排序为333、622、811。本研究有助于为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热失控火灾防控及预警技术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表1 电池参数Table 1 Battery parameters
1.2 分析测试仪器
1.3 实验布置
1.4 实验过程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加热触发热失控
表2 加热触发热失控过程Table 2 Heating triggered thermal runaway process
图4 爆喷过程
Fig.4 Explosive venting process
2.2 过充触发热失控
表3 过充触发热失控过程Table 3 Overcharge triggered thermal runaway process
通过高速摄像机的快速采集,捕捉电池爆喷前后的瞬间状态,如图7所示,爆喷过程如下:①图7(a)所示,电池一端极耳爆开后,喷出的为雾气及高温熔融状态的固体颗粒,故此时喷出的是固液气的电解液混合物;②如图7(b)所示,电池一端极耳在喷放电解液混合物时,在开口处有短路火花产生;③如图7(c)所示,在爆喷过程中,电解液混合物被点燃,并逐渐扩展至整个开口区域,如图7(d)和(e)所示。
3 结 论
第一作者: 羡学磊(1987—),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消防科学与技术工作,E-mail:xianxuelei@tfri.com.cn;通讯作者:董海斌,硕士,副研究员,从事消防科学与技术工作,E-mail:donghaibin@tfr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