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命攸关 电池测试更要精益求精
焉知新能源汽车 2020-11-22 次浏览

为此,比亚迪可能会加快落实新车改用刀片电池的计划;蜂巢能源发布了薄片无钴长电芯;特斯拉也与宁德时代商讨使用无钴电池,但又悄悄囤了6000吨钴,所以,未来哪种电池成为主流还真说不定。

-
挤压测试(电池包):挤压板二选一;挤压方向:x和y方向,可分开在两个试验对象上执行测试;挤压速度:不大于2 mm/s;挤压程度100 kN或挤压方向的整体尺寸的30%变形;保持10 min,不起火不爆炸。 -
加热测试(单体):锂离子电池:升温速率5℃/min,升温至130℃±2℃,保持30 min。镍氢电池:升温速率5℃/min,升温至85℃±2℃,保持2 h,不起火,不爆炸。 -
过充测试(单体):充电电流:制造商规定且不小于1/3的电流;截止条件:制造商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的1.1倍或11% SOC,不起火,不爆炸。 -
热稳定性热扩散测试:电池包或系统或整车,进行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与验证,并提供如下报告,制造商提供制造商定义的热事件报警信号说明和说明电池包或系统安全性技术文件,检测机构依据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书、实验程序进行结果验证的检测报告。进行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和验证。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 min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