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温天,电动汽车是否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

  湖北之声   2020-12-15 次浏览

高温来袭,对室外活动的人来说,体感温度甚至会到达47度。而对停放在地面的车辆来说,经过暴晒,车内温度更让人难以忍受。当下,新能源车正在普及推广,每到夏季高温天,一部分新能源车主都会心里一紧:装了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能对付得了高温吗?
那么在高温天,电动汽车是否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
汽车起火的原因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清楚引起汽车起火的原因有哪些。简单总结,主要有如下几类:电路故障、油品泄漏、机械故障和外来火源。
按此分析,以下几种情况引起的汽车起火燃烧,与是否是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直接关系:
1、车辆使用年限或公里数过长,常规保养没有定期检查线路,线路老化易导致短路,从而引发起火。对于部分超过质保期的老旧车辆,线路老化的情况比较普遍。线路老化并不必然导致起火,但老化的线路一旦出现短路的情况未被及时发现,起火隐患较大;
2、车辆进水或泡水导致的线路短路,也会引发车辆起火;
3、不当改装导致线路故障,可能引发车辆起火;
4、高温天,车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化学品,比如香水、消毒酒精、化妆品、打火机等,车辆起火隐患较大。曾有车主给暴晒过的车辆做过一个“煎蛋实验”,生鸡蛋打烂在仪表台,鸡蛋瞬间烤熟,只需撒点盐和胡椒就可以马上食用。一般,化学品的燃点都很低,尤其是含有酒精之类的化妆品,比如香水遇明火会马上自燃。因此,高温天,车内不易存放此类物品;
5、存放在车内暗处的易爆品。比如打火机。部分车主认为,像打火机这类易爆品只要没有放在明处经过暴晒,就是安全的。这是错误认知。存放在隐蔽处的打火机,比如放置在后座某处,可能会受到外力摩擦,导致因摩擦受热,引燃车内织物,从而发生整车起火事故;
6、车辆产品品控问题导致。由车辆品控导致起火问题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质保期内的新车。一旦此类事故发生,车主可马上拍照取证,进行维权;
7、外力导致线路短路。比如停放在车库的车辆,被老鼠或猫咬断车内线路导致短路,从而引发车辆起火。类似情况多发于冬季,由于室外较冷,小动物爱跑进发动机舱取暖。夏季高温天则不易发生;
8、车辆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导致车辆被撞燃。由事故引发的车辆起火,不受季节环境影响。目前,市场上电动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不论是三元锂电还是磷酸铁锂,锂电池的热失控都无法实现“绝对安全可控”。在所有的外部因素中,锂电池最怕被“撞”变形,由此可能导致起火爆燃。而且,已发生的事故都显示,搭载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从起火到蔓延到整车的速度比普通燃油车要迅速,驾乘者逃生的时间相对更短。因此,安全驾驶尤为重要;
9、外来火种引发的起火。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在起火条件上的区别
由于驱动方式不一样,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部分技术和材料会有区别,也造成起火的原因会有所不同。
比如,燃油车会因为油品的泄漏引发起火,而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就不会。在燃油车上,发动机一旦发生汽油泄露,不论行驶过程中,或停驶状态,汽油泄露都将可能导致起火事故。如果泄露的是机油,且未及时被清理,一旦渗漏的机油接触到高温的排气系统热端,也可能引起发动机舱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大都表现为引起火灾,内因是热失控大量产热导致火灾安全事故,业内普遍认为,引发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热辐射、电池内部短路、恶劣环境滥用等。在电池内部的反应是造成锂电池发生燃烧等意外情况的主要原因。锂电池正极及电解液均采用活性物质组成,即使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这些活性物质的反应液会放出一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又会加快电池内部反应的进行,如此循环往复,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电池温度超出安全范围,为锂电池的燃烧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会生热,出现安全隐患后生热接近100℃时,即热引发阶段,此后进入自生热加速器阶段,从引起SEI膜分解开始,逐步产生隔膜闭孔、负极与电解液反应,到热失控阶段大规模内短路、正极材料分解,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累积到某一临界值时,便可能导致燃烧和爆炸。

高温天气,汽车更容易起火燃烧
综合对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温天气下的汽车的确更容易起火燃烧,但并不能说明电动汽车就比燃油车更加容易起火。
为了用车安全,建议大家:
1、在高温天气,尽可能将汽车停放在阴凉处,远离稻草秸秆等可燃物;
2、不要随意改装汽车电路或油路;
3、对大龄车,要加强对电气线束的检查和维护,如线路是否磨损严重、搭铁有没有松动、绝缘皮有没有老化破损、线路是否与车身存在摩擦、导线是否存在虚接等;
4、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清洁剂、杀虫剂、快干胶、瓶装水、老花镜、充电宝、电子烟等物品;
5、为以防万一,请添置车载灭火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广州市绿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均由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的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如发现内容或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yeah_w@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