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同温度下动力电池管理系统SOC估算特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芜湖实验室   2021-01-10 次浏览

1 SOC 估算方法

动力BMS常见的SOC 估算方法有安时积分法、放电实验法、开路电压法和内阻法等, 下面对本文涉及的安时积分法和放电实验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安时积分法

安时积分法是由日本的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Inc的TechnicalResearchCenter提出,是目前最常用的SOC估算方法,其原理是在已知电池的初始值(SOC0)的前提下,通过计算电流对充放电时间的积分,得出变化电流的百分比ΔSOC,最终算出初始SOC0和变化ΔSOC之差, 即为剩余电量SOC, 其计算公式为: 



式(2)中:CN———动力电池额定容量;I———t时刻流经电池的电流;η———充放电效率。


1.2放电实验法

放电实验法常应用在实验室内,是最简单、直接的SOC估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电池。其主要原理是:电池以恒定电流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与时间的乘积作为电池的剩余电量Q剩余,而剩余电量占额定电量Q额定的百分比即为电池的SOC,其公式为:



式(3)中:I———放电电流;t———恒流放电所用的时间。


2 试验方案

2.1试验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2套某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编号分别为1#、2#),额定电压为318V,额定容量为82Ah(25℃,1C)。BMS的设计商为安徽贵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版本号为S51EV_CANLIST-UPPER;充放电设备的制造商为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RCDS-750V400A;温度箱的制造商为广州五所环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CW12670W2A。


2.2试验步骤

本试验方案的步骤参考标准QC/T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选择高温(45℃)、常温(25℃)和低温(0℃)3个温度点进行测试。提供模拟输入放电回路闭合所需的12V供电电源,上位机向动力电池系统发送行驶模拟命令,放电回路接触器闭合。以下以45℃的试验方案为例进行介绍。


2.2.1可用容量测试


a)以8.2A(0.1C)恒流充电,充电至最大单体电压≥4.25V截止;

b)静置大于30min,且电池组系统检测的温度为(45±2)℃;

c)45℃可用容量测试放电按照表1中的条件进行,即:0℃以电流87A、25℃以电流97A放电至240V截止;

d)静置大于30min,且电池组系统检测的温度为(45±2)℃,记录放电过程总的放电量Q01;

e)重复b)~e),放电量分别为Q02、Q03,3次放电量的算术平均值为Q0。


如果Q01、Q02和Q03与Q0的偏差均小于2%,则Q0为电池组系统的可用容量。否则继续a)~e)试验步骤,直到满足小于2%的条件为止。


2.2.2 SOC≥80%


a)以可用容量测试时所采用的充电规范将电池组系统充电至满电状态:以8.2A(0.1C)恒流充电,充电至最大单体电压≥4.25V截止;

b)静置大于30min,且电池组系统检测的温度为(45±2)℃;

c)以1Q0A放电10min;

d)静置10min;

e)采用充放电工况(方法如图1所示),进行10个循环测试;

f)静置10min;

g)以Q0/3A充电20min;

h)以Q0/6A充电10min;i)静置10min;

j)记录BMS上报的SOC值为其估算值;

k)以可用容量测试时所采用的充电规范将电池组系统充电至满电状态,记录充电量Q1;

l)SOC真值按(Q0-Q1)/Q0计。


2.2.330%<SOC<80%

a)以可用容量测试时所采用的充电规范将电池组系统充电至满电状态;

b)静置大于30min,且电池组系统检测的温度为(45±2)℃;

c)以1Q0A放电20min;

d)静置15min;

e)采用充放电工况,进行10个循环测试;

f)静置10min;

g)记录电池管理系统上报SOC值为其估算值;

h)以可用容量测试时所采取的放电规范将电池组系统放电,记录放电电量Q2;

i)SOC真值按Q2/Q0计。


2.2.4SOC≤30%

a)以可用容量测试时所采用的充电规范将电池组系统充电至满电状态;

b)静置大于30min,且电池组系统检测的温度为(45±2)℃;

c)以1Q0A放电40min;d)静置20min;

e)采用充放电工况,进行10个循环测试;

f)静置10min;

g)记录BMS上报SOC值为其估算值;

h)以可用容量测试时所采取的放电规范将电池组系统放电,记录放电电量Q3;

i)SOC真值按Q3/Q0计。


3结果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动力电池SOC估算结果和误差如图2和表2所示。在25、0、45℃温度环境下,两个样品的估算误差均未超过5%(标准QC/T897-2011中对SOC估算误差要求是不大于10%),说明该款BMS的SOC估算整体效果较好。

1#、2#电池的SOC估算最大误差均在0℃、SOC≤30%的条件下,在0℃、SOC≥80%的条件下误差也较高,但在0℃、30%<SOC<80%的条件下误差较小,其他温度、SOC的条件下SOC估算误差的整体波动较小,即SOC的估算误差在低温时波动、误差相对较大,说明SOC估算误差受温度影响。

对比1#、2#电池每个温度条件下的SOC估算误差发现,在SOC≤30%的条件下其误差均是最大,在常温和高温时剩余电量越高,SOC估算误差越低,精度越好,说明SOC估算误差受电池当前所剩电量的影响。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高温、低温和常温下动力电池系统的SOC估算误差进行了试验方案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可为动力电池系统SOC估算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

1)SOC估算误差受温度影响,低温时误差较大,高温下和常温误差变化不明显;

2)SOC估算误差受电池当前所剩电量的影响,剩余电量越低,误差越大;

3)温度越低、剩余电量越少时SOC估算误差越大。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芜湖实验室)

版权与免责声明 广州市绿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均由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的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如发现内容或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yeah_w@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