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过科学和创新,我们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满足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低温性能研究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2021-03-15 次浏览
1试验
将蓄电池单体/蓄电池模组置于恒温箱中,连接蓄电池单体/模组充放电测试设备、蓄电池单体测试设备规格:
5V,400A,2kW;模组测试设备规格:120V,400A,60kW;测试蓄电池单体为51AhNCM体系蓄电池单体蓄电池模组为20Ah1P9S磷酸铁锂体系蓄电池模组。测试台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2低温对蓄电池单体容量的影响
3低温对蓄电池单体内阻的影响
蓄电池内阻分为极化内阻和欧姆内阻:极化内阻主要是由于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引起的内阻ꎻ欧姆内阻是指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蓄电池单体中各结构件之间的接触电阻综合形成的蓄电池欧姆内阻。为探究不同温度下蓄电池单体直流放电的内阻,验证不同温度下蓄电池单体电压的变化及温度变化,对不同温度下的蓄电池单体进行了50%SOC直流放电内阻测试。本次测试采用混合脉冲功率性能测试方法(HPPC)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直流放电内阻,测试结果见表2。
随着温度的降低,内阻逐渐增加,相较于20℃下50%SOC直流放电内阻,-20℃的50%SOC直流放电内阻增加了275%,-30℃的直流放电内阻增加了381.25%。因此,在低温下的放电过程中,导致产生了较大的热量,使蓄电池单体的温度迅速升高,内阻下降,进而导致了低温下蓄电池单体1C放电电压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不同温度下的直流放电内阻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4超低温下的大倍率放电研究
目前锂蓄电池电解液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都保持液态,一般温度范围为-40~70℃。因此,本文研究了-40℃超低温环境下的蓄电池大倍率放电性能。由于在超低温(-40℃)下大倍率放电时,蓄电池电压会出现突降现象,故大功率输出受限。
为研究超低温下蓄电池的大倍率放电性能,本次试验采用20Ah·h 1P9S LFP体系蓄电池模组。因此,本次试验采用了模组底部贴装功率为270W的PTC并外接稳压电源用以给模组加热,然后将蓄电池模组接通模组充放电测试设备。放电过程如下,将模组以270W放电30S,同时接通PTC;以3516W放电,若试验过程中出现突降情况,则重新返回270W放电30S,接通PTC,直至当模组以3516W放电不出现突降时,将模组以3516W持续放电至截止电压,试验结束,试验台架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由图6可得,蓄电池模组以270W放电30S,同时利用270WPTC加热,然后模组以3516W放电,此放电过程进行了18个循环,总计9min。模组以3516W功率放电时不再出现电压跳变。
由于模组自身生热以及PTC的加热,模组的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当模组顶盖中间位置温度达到-31.51℃时,模组以3516W功率放电不再出现电压跳变,此时蓄电池模组电压为17.48V。在3516W放电过程中ꎬ电压变化曲线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下的内阻较大。随着放电过程的进行,蓄电池模组产生较大的热量使得内阻降低,因此蓄电池模组电压会上升。当电压达到最高点时(25.11V),继续以3516W放电,此时电压的变化会受到蓄电池模组内阻以及SOC的综合影响,最终使得蓄电池电压逐渐降低。
5结论
通过探讨蓄电池单体以及蓄电池模组低温容量内阻和功率性能,分析了低温对电池单体容量内阻以及蓄电池模组功。率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低温下,蓄电池单体的放电容量明显降低,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压曲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一个趋势。这主要是受到在放电过程中,内阻由于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影响所导致的变化。
2)低温下的直流放电内阻较常温下的直流放电内阻显。著增加,相较于20℃的50%SOC。直流放电内阻,-20℃的50%SOC直流放电内阻增加了275%,-30℃的直流放电内阻增加了381.25%。
3)超低温下蓄电池模组在大倍率放电时电压会产生突降现象,利用加热部件PTC提高电池模组的温度,可有效解决超低温下蓄电池模组在大倍率放电时的电压突降问题。
综上,在低温环境中,通过蓄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对蓄。电池进行加热,能够有效降低低温对电池包性能的影响提升蓄电池包的性能,拓宽蓄电池包的应用场景。